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以明[1,2]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 [2]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研究人员
出 处:《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16-18,共3页Academic Monthly
摘 要:就打破僵化的教科书体系对于思想的禁锢而言,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开展的实践问题的讨论和人学的研究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我们在讨论实践问题、进行人学研究的时候,却遗忘了历史,唯物史观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之所以能将自己和传统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其根据正是在于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直观的唯物主义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无视人是历史性的存在,没有看到历史的物质本性,所以“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