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作品数:141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道君郑又贤张长立王秀娟郑忆石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剖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8年第12期85-88,共4页许珍荣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最为晦涩的概念之一。这一概念佶屈聱牙,教材的解释也语焉不详。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有不解之缘,其兴衰可谓"成也原子论,败也原子论"。从原子论入手考察,能很好地揭示形而上...
关键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原子论 机械力学 唯心史观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试题与研究》2017年第34期41-46,90-91,共8页吴次平 
一、高考常考角度1.理解什么是哲学,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从它们间的细微区别着手以选择题形式来进行考查。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这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运用原理或方法论分...
关键词:世界观 方法论 实践活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哲学范畴 时代精神 
2013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
《山西教育(招生考试)》2014年第10期44-47,共4页
关键词:成人高等学校 统一考试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专升本 
《生活与哲学》专题复习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11年第7期13-36,共24页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考点指津】1.唯物主义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者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在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回答...
关键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矛盾的普遍性 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 价值选择 历史性特征 唯物主义观点 人生价值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社会财富 创新试题 专题复习 
马克思、恩格斯未能定义哲学“物质范畴”原因分析
《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S1期5-7,共3页王亚林 
"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是由列宁定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当时没有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出科学的定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50多年,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指导思想和...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社会发展 自然科学 思维方式 意识形态 态度 
《生活与哲学》中易混的38个知识点
《高中生(高考)》2008年第10期25-26,共2页佚名 
1.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一致的。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关键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知识点 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 社会历史观 矛盾的普遍性 主观能动性 辩证法 客观世界 矛盾的特殊性 知行观 
从“逻辑先在性”角度认识哲学唯心主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5-8,共4页王立平 
时间先在性表述的是经验对象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逻辑先在性陈述的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哲学唯心主义把意识说成是物质的本原,并不是就时间先在性而言的,而是就逻辑先在性而言的,不存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指斥的"胡说...
关键词:时间先在性 逻辑先在性 哲学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行动的逻辑与发展的逻辑——唯物史观的双重向度
《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16-18,共3页张以明 
就打破僵化的教科书体系对于思想的禁锢而言,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开展的实践问题的讨论和人学的研究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我们在讨论实践问题、进行人学研究的时候,却遗忘...
关键词:唯物史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逻辑学 
费尔巴哈哲学中的辩证法管窥被引量:3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83-86,共4页张长立 王秀娟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将费尔巴哈看作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家。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非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哲学中有许多辩证法观点,费尔巴哈哲学中同样也充盈着大量的辩证法,从运动观、联系观、矛盾观、认识论...
关键词:费尔巴哈 旧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方法
《考试与招生》2002年第10期17-17,共1页谷亚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辩证关系原理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基本概念 理论联系实际 唯心主义 基础和上层建筑 唯物史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