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社会利益相容的激励制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利[1] 欧树军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法学博士 [2]不详

出  处:《21世纪商业评论》2005年第8期145-145,共1页21st Century Business Review

摘  要: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组织构成社会,企业只是公民之间为了得到合作收益而结合起来的一种组织形式。中国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包括最近十几年的国有企业民营化,都是为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个体在创新上的信息优势。在此意义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是协调的。但是超过一定限度后,二者之间在技术上就可以相互替代(trade—off),企业追求自我利益的行为可能造成对公众利益的侵蚀。

关 键 词:社会利益 激励制度 国有企业民营化 相容 组织构成 中国改革 信息优势 社会个体 社会组织 

分 类 号:F270[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2.92[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