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艺萍[1,2,3] 周柔丽[1,2,3] 王永富[1,2,3] 蔡孟深[1,2,3]
机构地区:[1]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生物教研室 [2]北京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3]北京医科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
出 处:《癌变.畸变.突变》1996年第4期193-196,共4页Carcinogenesis,Teratogenesis & Mutagenesi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杂志;1991;7:719.10.LafremiereR;RosenbergSA.Anovelapproachtothegenerationandidentificationofexperimentalhepaticmetastasisinamurinemodel.JNCI;1986;76(2):309.11.BarskySH;RaoCN;WiliamsJE;etal.Lamininmolec-ulardomainswhich
摘 要:本文观察了一种从基底膜的主要成份——层粘连蛋白(Laminin,LN)中分离的总糖肽(LN—Gps)及其糖链中存在的化学合成的四糖结构和酵母甘露聚糖对小鼠体内实验性黑色素瘤B16—MBK细胞肝转移的影响。将总量1×106B16-MBK细胞(0.5ml中)与200μgLN—Gps(糖肽组)、4mg四糖(四糖组)或4mg甘露聚糖(甘露聚糖组)在体外37℃预温30min后,脾内注入,细胞从门静脉流至肝脏。对照组(B16细胞+PBS)6只小鼠中4只在接种瘤细胞后55d内死亡,2只在第55d处死,解剖发现6只小鼠均在肝中有转移结节形成,瘤结节总数为2—30个,最大瘤结节融合至整个肝脏;糖肽组5只小鼠无提前死亡,4只无肝转移发生,1只有2个直径<1mm的肝转移灶;甘露聚糖组6只小鼠在第55d时全部存活,解剖仅见1只有2个直径<1mm的转移灶;四糖组6只小鼠有1只在第50d死亡并在肝脏表面有3个瘤结节,最大直径为1×0.8cm,其余均无肝转移。肝脏湿重对照组显著高于糖肽组、甘露聚糖组及四糖组。本文从肿瘤与基膜相互作用的环节上,探讨了LN—Gps及两种糖结构的抗黑色素瘤B16—MBK细胞实验性肝转移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