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玉米赤霉醇——一个值得重视的新的植物雌激素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戴顺龄[1] 段金虹[1] 陆媛[1] 徐海珊[1] 程锦轩[1] 邓文慧[2] 吴宜勇[2] 王小明[1] 许雪梅[1] 韩玉珍[3] 孟繁静[3] 李季伦[3]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市100005 [2]北京医院妇产科,北京市100730 [3]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市100094

出  处:《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第5期670-67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Arteriosclerosis

摘  要:α玉米赤霉醇是α玉米赤霉烯酮的代谢产物。α玉米赤霉烯酮于1962年被发现,具雌激素样效应,但科学家认识不一,有的已将其用作动物促生长剂,证实α玉米赤霉醇比α玉米赤霉烯酮更安全有效;有的则视为“污染物”。1980年起我国学者证实α玉米赤霉烯酮为冬小麦春化的关键物质,为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内源激素,并非“污染物”。1996年我们首次进行α玉米赤霉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证实α玉米赤霉醇有明显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副作用比雌激素明显减少。我们呼吁医学界重视对其的研究,尽快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这可能是关系造福人类健康的大事。

关 键 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 植物雌激素 α玉米赤霉醇 

分 类 号:R363[医药卫生—病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