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利[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出 处:《经济问题探索》1996年第7期19-20,共2页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摘 要:产权激励源于产权配置,不同的产权配置,效率也不一样。产权配置效率的来源有二,一是交易费用的减少;一是资源的有效利用。交易费用的减少是对外部性内部化激励的结果,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则是资源拥有者对其资源保值增值关心程度受到激励而提高的结果,所以产权配置效率其实质是激励的函数。本文把这种产权配置所产生的激励称为产权激励,而把管理学中传统激励理论称为管理激励。 一、两种激励的比较 1、对人的假定不同。社会科学的所有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包含着对人们行为的假定。产权配置的激励对人的假定有三:第一、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追求非财富最大化。第二、人是有限理性的,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身能力的限制,人虽主观追求效用最大化,但客观上往往处于理性自由与非理性之间。第三、人是自利的,个人对自己财产的关心胜于对任何非己财产的关心,并且一旦有机会,便会制造外部不经济。这三个假定是产权配置激励的基础。管理学对人的看法则经历了几次变化。
分 类 号:F069[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