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遗传学与临床关联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英[1] 

机构地区:[1]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100700

出  处:《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第2期142-14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摘  要:炎症性肠病(IBD)被认为是肠道菌群改变导致黏膜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的结果。最初报道IBD有遗传因素作用的是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了IBD的家族聚集性。孪生子的研究显示:与双卵孪生子比较,单卵孪生子与IBD有更显著的相关性。目前对其他IBD遗传学易感性位点的认识仍在不断完善。这些区域的遗传价值有待发现。近期的研究发现,克罗恩病(CD)遗传型和表型之间有诸多显著关联。这些研究表明,遗传学可影响IBD的临床表现,包括病变部位、疾病状态、自然病程、药物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虽然基因组学的快速进展尚未进入临床IBD诊疗常规,但上述发现会在不久的将来让我们更准确的预测疾病,并可根据患者的遗传型特征提供个体化的高特异性疗法。

关 键 词:炎症性肠病 临床关联 遗传学 单卵孪生子 免疫系统异常 流行病学研究 疾病状态 IBD 家族聚集性 特异性疗法 

分 类 号:R574[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541.75[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