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发展述评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建新[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出  处:《投资研究》2006年第8期44-48,共5页Review of Investment Studies

摘  要:一、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早期研究 内部资本市场(简称ICM)理论产生于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合兼并浪潮的解释。阿尔奇安(1969)在考察通用电气公司联合兼并案例时指出:“通用公司内部的投资资金市场是高度竞争性的并以非常快的速度使市场出清,使得借贷双方的信息有效程度要远比一般外部市场高。事实上,我估计通用公司财富增长的最大原因直接来源于内部交易市场的存在和资源再配置的优势。这种优势具体表现为。公司经理和部门经理之间可以获得较为对称或廉价的信息。”阿尔奇安提到的公司内部“投资资金市场”实质上就是ICM。威廉姆森(1975)发现M型组织结构公司总部的职能与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的职能类似。投资者具有两个基本职能:第一,依据对相关收益的评估在各个竞争项目之间配置资本;第二,通过对项目管理者施压,来监督表现差的项目经理,以使其改进效率。M型组织结构公司的总部对各个分部发挥着类似的作用,总部依据其对相关收益的评估在各个竞争性的分部间配置稀缺资源,并且监督表现差的分部,促使其改进效率。这一相似性表明,M型组织结构的联合大企业“具有许多微型资本市场的特点”。威廉姆森(1985)认为“体现M型组织原则的联合大企业,最好还是把它看成一个ICM:因为它把各条渠道的现金流量集中起来,投向高收益的领域”。

关 键 词:内部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理论 M型组织结构 20世纪60年代 资源再配置 项目管理者 通用公司 述评 通用电气公司 公司总部 

分 类 号:F276.6[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