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角度下的语言标记性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杰[1] 

机构地区:[1]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4年第1期69-74,共6页美中外语(英文版)

基  金:本研究为广东工业大学2003年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对语言标记性的认知和语篇研究”中的“认知”子项目.

摘  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讨论了有关语言标记性的四个问题:(1)有标记成分与无标记成分的界线,(2)有标记成分与无标记成分在同一范畴中的相互地位,(3)无标记成分的中性化(neutralization),(4)语言标记性的认知理据。从模糊范畴理论的角度看,语言范畴是模糊范畴,有标记成分和无标记成分的界继是模糊的;从原型理论的角度看,无标记的成分是语言范畴中的原型成员,有标记成分是语言范畴中的非原型成员,语言的标记性是认知上的原型效应在语言中的体现;从转喻理论的角度看,无标记成分的中性化源于认知中以偏概全的转喻机制。语言标记性受到语言之外的认知、社会文化、生物基础等因素的制约。

关 键 词:语言标记性 认知 模糊范畴 原型范畴 转喻 

分 类 号:H0[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