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面收益表在我国的适用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佟蓬晔 

机构地区:[1]辽宁利安达会计事务所

出  处:《辽宁经济统计》2006年第11期38-39,共2页Liaoning Economic Statistics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大环境下的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使用,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等,会计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弊端日显突出。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报告全面收益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1980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首先提出“全面收益”这一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外,由于其他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于1992年9月要求企业增加一张新的“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并和传统的损益表一起作为对外编报的基本财务报表。

关 键 词:全面收益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适用性 会计环境 衍生金融工具 西方发达国家 基本财务报表 知识经济 

分 类 号:F275[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