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出 处:《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China Youth Study
基 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28002);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SZ200610028006);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AFA06097);北京市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习与认知)的资助
摘 要:青少年期个体面临着许多独特的发展任务,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与压力、逆境等相联系的一个术语,但至今研究者们关于它的定义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弹性的几种定义以及与之有关的两个概念: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随后就青少年心理弹性与其心理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从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几点建议。
分 类 号:B844.2[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