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岱[1]
出 处:《东方丛刊》2006年第4期82-97,共16页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Studies of the Orient
摘 要:对于13世纪末的意大利威尼斯人来说,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在热那亚监狱中口述的《游记》(新译本作“行记”),无异于茶余饭后解闷的海外奇闻,是那种“虚拟的”所谓东方时空想象的独特世界。然而,参证《元史》,又不能怀疑“马可百万”口述具有相当真实的史料性。他途经丝绸之路来到元大都,“仕元十七年,游历几遍中国”,又循海路回国的旅游传奇,不仅对中西交通史、文化史有补益,也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的重要研究资料。该《游记》还是欧洲中世纪向文艺复兴时代过渡的一面神奇的文学镜子。北京大学《欧洲文学史》(修订本)就将马可·波罗和《游记》在中世纪文学中专列一节。可见《游记》在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史上地位的重要性,而四百年前抵京的另一位意大利人利马窦,则接续着马可·波罗的事业,他以文化传教的新形式,“开启了中西文明交流的新阶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