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道德看章学诚的两难困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继红[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出  处:《文史知识》2007年第3期99-102,共4页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摘  要:章学诚,原名文教,字实斋,又字石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人。生于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六年(1801)。在考据学风炽盛的乾嘉时期,他另辟蹊径,在文史校雠领域多所创获,《文史通义》与《校雠通义》是他的代表著作。然在考据学一统的时代,他另类的学术选择也造成了其学术成绩在生前并未获得彰显。乾隆三十一年(1766),章学诚二十九岁,其学术趋向已渐确定,此年所作《与族孙汝楠论学书》已立下为学并非为浮名的誓愿,谓“卓然自立以不愧古人,正须不羡轻隽之浮名,不揣世俗之毁誉”(《章学诚遗书》,下同)。他毕生倡言学术道德,主张著述为公而非为一己之私名。可是,他未料自身却也要背负着学术道德的拷问,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关 键 词:学术道德 章学诚 《校雠通义》 《文史通义》 乾嘉时期 学术成绩 考据学 

分 类 号:K09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