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虚词“而”之用法小议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雪君 

出  处:《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年第2期27-28,共2页

摘  要:“而”字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本义是胡须.但这个意义在先秦已经不常用了。作为虚词的“而”是假借字,用法颇为复杂,一般可分为三类:代词、连词、助词。《辞源》关于虚词“而”的用法共列三类十种;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共列三类十三种,每种之下又分条细释,可谓详尽。又足见其意义之丰富。不过.作为代词或者助词用的“而”字于浅易文言文中较为少见.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一般不成为难点;作为连词的“而”字却从古到今一直沿用,用法灵活多变,其语法意义极其繁复.往往成为教学中的难题。

关 键 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而”字 用法 文言文教学 《说文解字》 商务印书馆 《辞源》 中学语文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