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彤[1]
机构地区:[1]石家庄学院美术系
出 处:《美术观察》2007年第3期111-111,共1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约瑟夫·波伊斯与安迪·沃霍尔一样,是20世纪后半叶争议颇多的艺术家之一。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他的影响深远,并已波及到世界。尤其在对艺术的概念的拓展方面,他强调艺术与人类学、政治.历史.生命的联系,主张艺术的平民化,而与安迪、沃霍尔不同的是,约瑟夫·波伊斯认为艺术平民化的关键在于“公众的参与”,参与的公众都是艺术家。1982年波伊斯的《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的计划,包括7000次反复栽植一棵树和一块花岗石砖的仪式性创始动作,把人同其所处的地点相联结,透过7000棵树和7000个花岗石砖将自然.城市、人紧紧地联系到一起,而整个的时间过程也是计划的一部分,从波伊斯在佛里德利卡农美术馆前栽下第一棵橡树和花岗石砖一直到他去世后,最后一棵树才挨着波伊斯种的第一棵树被种下,这个“对于所有摧残生活和自然的力量发出警告的行动”计划才最后完成,而这期间艺术家已被忘记。参与完成作品的人是由来自不同阶层和地方的愿意在城市的空间内参与计划的人组成,所种的树也超出了橡树的界定。也就是说,原有的计划已成为过去,参与的人更多地关注的是为自己的生活空间种树这一事实,而同时参与的人也在这种“仪式”中成为了“艺术家”,这恰恰使得波伊斯的原有计划得到了拓展,这种过程的复制也印证了他“艺术平民化”的主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