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郝宁[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062
出 处:《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4期32-35,共4页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能力的实质与发展:专长心理学视角"项目成果。
摘 要:天才(giftedness)问题,长期以来始终是一个神秘而诱人的话题。人类早期通常将天才归结为神圣因素的作用,如星座、体内器官或上帝赋予的天资,直到心理学诞生后,人类方开始对此进行科学的分析。在目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中,以智商或认知能力视角解释天才、甄别天才儿童并为其提供特殊教育的做法占据着统治地位。事实上,国外研究者已提出诸多解释天才的理论体系,对这些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助于改变我国一般大众对于天才的朴素认识,并为天才儿童的鉴别与教育提供有益的启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