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梦芝[1] 曹恒春[1] 李国祥[1] 王洪荣[1] 郝青[1]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
出 处:《饲料工业》2007年第8期42-46,共5页Feed Industr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为30571344)
摘 要:随着对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的深入,以小肠氨基酸为基础的新蛋白质体系逐步代替传统的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等营养体系,新的体系更能反映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的实质,从而准确地指导饲养实践。小肠氨基酸的数量及比例不仅影响氨基酸在肠内的吸收和利用,而且和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及成本密切相关。如何调节小肠可吸收氨基酸间的配比及平衡,使其成为理想氨基酸,满足动物的需求和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研究的重点。营养是动物的客观要求,饲料是营养素供应途径,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的目标是解决畜禽对营养“求”与“供”的矛盾。因而研究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的重点在于动物氨基酸需要和小肠平衡的理想氨基酸供给两个方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