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甘琳[1] 李鸣[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100034

出  处:《中华外科杂志》2007年第8期562-56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摘  要:前列腺癌(CaP)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病,其发病率在美国居男性恶性肿瘤之首,占男性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我国,CaP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饮食构成和生活习惯与西方的差别在逐渐缩小,CaP在我国的发病率亦逐年增高。CaP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雄激素阻断(内分泌)治疗对大多数CaP有明显的疗效,但有其局限性,一般仅能维持1.5~4.0年,几乎所有CaP患者最终均转为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进而发展为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目前对HRPC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均不能有效地控制肿瘤进展,其平均生存期为9~18个月。因此揭示CaP由雄激素依赖向雄激素非依赖转变的发生机制,是预防雄激素非依赖发生和解决HRPC的关键。本文对AIPC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 键 词: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雄激素依赖性 发病机制 PROSTATE 雄激素非依赖 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 老年男性 人民生活水平 

分 类 号:R737.2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