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歇后语语法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修振[1] 王聿发[1] 

机构地区:[1]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淄博255100

出  处:《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67-70,共4页Journal of Shandong Education Institute

摘  要:聊斋俚曲是明末清初蒲松龄用淄博地区的方言土语写成的地方小曲,共有十五种。俚曲中使用了大量的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引子”部分的语法结构共有主谓、偏正、连谓、动宾四种类型;“注释”部分的语法结构共有主谓、动宾、连谓、联合、偏正、谓补、假设、条件、转折等九种类型。引子的语法结构比注释的语法结构丰富、复杂得多。

关 键 词:聊斋俚曲 歇后语 语法结构 分析 

分 类 号:H109.2[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