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修振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家族神韵说观照生命意蕴齐鲁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蒲松龄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书画》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家族文化视角下“神韵说”生成观照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84-89,共6页丁修振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城融合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平台项目资助(2018ZBXC240)。
新城王氏家族具有深厚而鲜明的文化传统,号为“江北青箱”。其家族文化传统是构成王士禛“神韵说”的文化基因。家族文化在“神韵说”初萌阶段为“神韵说”之“典”“远”等核心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神韵说”深化阶段,促进了诗、...
关键词:王士禛 神韵说 家族文化 
笔墨风流信不群——从齐鲁书风的角度对邢侗书学再观照
《中国书画》2017年第6期20-22,共3页刘慧龙 丁修振 
作者主持的2015年山东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齐鲁文化视阈下的齐鲁书风研究>(J15WA46)阶段成果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自号啖面生,又称来禽济源山主,世人尊称为来禽夫子。邢侗是晚明时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其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时人称之为“北邢南董”。其书列晚明四大家(邢侗、张择端、米万钟、董其昌)之首。其诗文...
关键词:邢侗 书风 书学 来禽馆集 晚明时期 张择端 子愿 十七帖 刻帖 来禽馆帖 
新城王氏家族仕宦文化中的齐鲁文化风尚被引量:1
《淄博师专学报》2016年第1期64-69,共6页丁修振 
新城王氏家族的仕宦文化以忠勤、道义、亲民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反映着齐鲁文化对家族文化的影响与塑造。新城王氏亦对齐鲁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城王氏 家族 仕宦文化 齐鲁文化 
浅谈家族诗歌文化对王士礻真的影响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34-37,共4页丁修振 
王士禛是清代诗坛著名诗人,对清代诗风产生过重要影响。王士禛所在的新城王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北方地区著名的仕宦家族,其家族有着良好的门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家族诗歌文化尤为兴盛。家族诗歌文化对王士禛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家族的文...
关键词:新城王氏 诗歌文化 王士禛 
新城王氏家族对明清山东文学的影响
《淄博师专学报》2010年第2期69-74,共6页丁修振 赵晓明 王聿发 丁玉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新城王氏家族对山东文化的影响"项目[sd7wf33]阶段性成果
在山东历史上众多的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家群体中,其家族新城王氏作为后起之秀,注重文化传承,出现了众多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其中就有影响全国文坛的一代宗师王士禛。新城王氏作家群具有作家人数多,作品质量高,作家作品影响大的特点,是明...
关键词:新城王氏 山东文学 影响 
《风筝误》与《墙头记》比较谈
《蒲松龄研究》2007年第3期106-115,共10页王清平 丁修振 
李渔与蒲松龄是清初著名的戏曲创作家,通过比较两人的代表作《风筝误》与《墙头记》,一方面可以了解两位文学家在戏曲创作方面的异同,加深对《聊斋俚曲》的认识;另一方面对揭示清初戏曲创作的时代风貌也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李渔 蒲松龄 风筝误 墙头记 比较 
聊斋俚曲歇后语语法结构分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67-70,共4页丁修振 王聿发 
聊斋俚曲是明末清初蒲松龄用淄博地区的方言土语写成的地方小曲,共有十五种。俚曲中使用了大量的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引子”部分的语法结构共有主谓、偏正、连谓、动宾四种类型;“注释”部分的语法结构共有主谓、动宾、连谓、联合、偏...
关键词:聊斋俚曲 歇后语 语法结构 分析 
王士禛“神韵”说生命意蕴浅析
《淄博师专学报》2006年第3期63-66,共4页丁修振 
王士礻真"神韵"说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艺术经验与民族审美传统的总结,具有很强的传承性。诗歌历来具有关注生命,关注人生的传统。剖析"神韵"说背后的生命意蕴,就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生命认知与感悟的再...
关键词:神韵 传统文人 生命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