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楞伽经》看吐蕃僧诤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邦志[1] 吴俊[1]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58-63,共6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藏佛教的亲缘关系--吐蕃僧诤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影响(06CJ0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公元792-794年在拉萨发生的"吐蕃僧诤",反映了中印佛教界在发挥经典方面的创造性。莲花戒所属的中观瑜伽行派、摩诃衍所属的禅宗,都倚重《楞伽经》来组织各自的教理和修持体系,但各有千秋。莲花戒强调"菩提心"和"妙观察智"的作用,主张按照道次第修行。摩诃衍则依据"佛性本有,非是修成"的原理,主张顿悟。然而,依据《楞伽经》,二者之间是可以会通的,两个体系可谓同源而异流。

关 键 词:中观 如来藏 真实论 自觉圣智 妙观察智 藏传佛教 

分 类 号:B944.2[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