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作品数:5586被引量:418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班班多杰索南才让才让赵改萍徐东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黑天”藏传佛教文创产品设计
《毛纺科技》2025年第3期I0009-I0009,共1页齐程宏 姜北荣 齐成龙 
设计说明:“大黑天”藏传佛教文创产品设计作品灵感来源于藏传佛教中的大黑天文化。大黑天(梵语Mahakala,藏语Gonpo贡布)又意译为大黑、大时、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译为摩诃迦罗、莫诃哥罗、玛哈噶喇等名称。大黑天是藏传佛教...
关键词:藏传佛教 大黑天 迦罗 设计说明 文创产品设计 梵语 
金瓶掣签制度的前世今生
《中国西藏》2025年第1期8-11,共4页张云 
金瓶掣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它把佛教的灵魂不灭、业力轮回的教义,以及佛、菩萨圆觉解脱,化身降世,普渡众生的思想融为一体,得到藏传佛教界的广泛认同。活佛转世制度最早产生于公元13世纪。
关键词:灵魂不灭 藏传佛教 圆觉 金瓶掣签制度 传承方式 轮回 前世今生 13世纪 
敦煌西夏石窟壁画中的钵图像探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5年第1期161-165,共5页张楚云 刁常宇 袁頔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2021年度“艺术类人才特别项目”(202106320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佛钵在敦煌西夏石窟壁画中主要以神祇持物的固定方式呈现,结合佛钵信仰内涵及其图像创新,可分析传统佛钵信仰在西夏的延续与特殊表现。同时藏传佛教在西夏的盛行促使颅钵大量绘制,且实物制作的痕迹亦说明相关仪式在敦煌的开展。通过对...
关键词:佛钵 敦煌西夏石窟 正法象征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高僧大德的抗日活动及其影响述论
《西部学刊》2025年第3期1-4,共4页蔡家悦 
少数民族抗战史是十四年中华民族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家危难,民族离析乱局,以九世班禅大师、五世嘉木样活佛和喜饶嘉措大师为代表的藏区宗教领袖们以身作则,积极投身抗日活动,从捐钱捐物、抗日宣讲两方面支援抗战。高僧大德的...
关键词:高僧大德 抗日活动 卫教传教 引领土司 
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22号) 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5年第2期76-80,共5页
(2024年11月5日经国家宗教局按规定程序审议通过2024年12月1日国家宗教局令第22号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规范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依照《宗教事...
关键词:宗教信仰自由 国家宗教事务局 《宗教事务条例》 宗教活动场所 国家宗教局 藏传佛教寺庙 
传承与创新:11—12世纪藏传佛教经院教育与量论思想的兴起
《西藏研究》2024年第6期35-42,155,156,共10页尕藏加 
量论在中华传统文化史和世界逻辑学上均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在藏传佛教研修中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上,量论是一种既能培养推理能力又可锻炼智力的学科,被称为探求真理的方法论和知识论。11—12世纪是藏传佛教创...
关键词:经院教育 量论思想 摄类学 道次第学思想 
热贡艺术
《审计月刊》2024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
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发端于13世纪的热贡艺术,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热贡艺术以其浓郁的宗教色彩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信仰藏传佛教的各族僧俗...
关键词:神话传说 本生故事 藏传佛教 热贡艺术 13世纪 宗教色彩 历史发展脉络 艺术流派 
西藏唐卡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中国西藏》2024年第6期80-83,共4页王茜 邹泽平  
唐卡,汉语意为“平川”,或为“广阔”,即平坦宽广之意,在藏文中也有印章和印制的含义。唐卡从形态上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软质平面画,民间传说之一是源于西藏本土早期苯教僧人传教布道的挂轴画。唐卡被称为“行走的宇宙、流动的佛龛...
关键词:藏传佛教文化 文化用品 唐卡 民族文化特点 绘画技巧 苯教 文化符号 文化与文明 
文化熔升视域下藏传佛教中国化重点方向研究
《西藏发展论坛》2024年第6期112-117,124,共7页向龙飞 丁玉梅 
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历代藏传佛教政策的传承发展与新时期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BZJ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不断提升藏传佛教中国化水平对西藏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可着力的几个针对性引导方向为:用全人类共同价值指引藏传佛教中国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滋养藏传佛教的中国化,用佛教“初心”防止藏传佛教的...
关键词:藏传佛教 中国化 方向 
藏传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宗教事务法治化探究
《西藏发展论坛》2024年第6期118-124,共7页张春梅 包金运 
2023年度全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校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藏传佛教基层法治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23年度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青年项目“宗教中国化进程中藏传佛教法人制研究(项目编号:23QNF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为新时代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提供了重要路径和根本指引。2021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
关键词:藏传佛教 宗教中国化 宗教事务 法治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