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
出 处:《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7年第1期26-27,共2页Jiangxi Education
摘 要:教育平等、教育公平的思想源远流长.孔于就主张“有教无类”,西方占代思想家苏格拉底与孔子一样,主张施教对象不分贫富,不拘一格。马克思在1866年就提出.“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平等己构成现代教育中重要的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对待全体学生,以及对待方式、态度等方面都有一个是甭公平的问题。课堂教学公平问题是教育公平在微观教学层面的表现。
关 键 词: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公平 多元智力理论 教育平等 “有教无类” 教育公平 苏格拉底 不拘一格
分 类 号:G424.21[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