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理论探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玉琨[1] 

机构地区:[1]渤海大学艺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出  处:《理论界》2007年第10期205-206,共2页Theory Horizon

摘  要:中国最初的绘画理论散见于早期的典籍中,如《论语》中孔子提出的"绘事后素";《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还有《庄子》中的"解衣般礴"等等,虽然这些理论缺乏系统的论述,但对绘画发展的普遍认识具有哲理似的启示价值。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画的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从此绘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各种功能并受到广泛喜爱,而且能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这期间,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南齐谢赫的"六法论",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以及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等,兼之历代文人的画论,构成了中国画理论的皇皇大观,虽祖述各异,但在整体上却一脉相承。本文试从认识论、方法论两个维度加以表述。其实两者之间在艺术上往往相伴而生,互相包容,因而在论述中也不能像哲学理论思维那样精确严密,若偶有疏漏,当属难免。

关 键 词:绘画 发展 学养 创造 

分 类 号:J2[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