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琨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绘画观中国画得意忘形博采众长《赤壁赋》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广角》《电影文学》《时代文学(下半月)》《理论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谈中国画永恒的文化品格
《理论界》2008年第10期153-154,共2页李玉琨 
中国画注重品格,说它先进,因中国画取法乎上,从整体上把握住艺术的本质。说它永恒,因它"极高明而道中庸",不偏不倚,有学有术,以开放的性格不断吸收,整合外来文化,以丰富滋养自身。中国画是一种人格的修持方式,从人生意义这个角度说,画...
关键词:文化品格 取法乎上 绘画体系 中和美 
论“得意忘形”的中国画的绘画观
《电影文学》2008年第10期152-153,共2页李玉琨 
从中国画的发展史分析,可以得出中国画一直在"道"中运行的结论。中国画并不是只靠题材或技巧之类"形而下"之论述所能理解的,中国画讲写意,从"意"字上体会,就是写出心声。而精神、色彩和用笔的中国画的笔墨观来探讨中国画重"意"轻"形"的...
关键词:意象 形像 用笔 笔墨 
梁巘书学思想成因探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35-36,共2页李玉琨 
梁巘是清代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评书帖》是其书法理论的代表作。历来研究把梁巘的书学思想归结为"重执笔"和"尚劲健",本文着重分析了梁氏书学观的成因,认为"重执笔"是与他学书经历、教学经历有关的,而"尚劲健"则是与他的书法师承和...
关键词:梁巘 书学思想 重执笔 尚劲健 成因 
论“得意忘形”的中国画的绘画观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期123-124,共2页李玉琨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征,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谈中国画就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种艺术样式,而必须同中国的整体文化联系在一起。庄子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又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表述的是以人的生命本身来体悟道的节...
关键词:天地精神 骊黄 色彩观 中国文化精神 九方皋 宇宙精神 神骏 张彦远 人的生命 艺术样式 
中国画理论探微
《理论界》2007年第10期205-206,共2页李玉琨 
中国最初的绘画理论散见于早期的典籍中,如《论语》中孔子提出的"绘事后素";《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还有《庄子》中的"解衣般礴"等等,虽然这些理论缺乏系统的论述,但对绘画发展的普遍认识具有哲理似的启示价值。到魏晋...
关键词:绘画 发展 学养 创造 
试析苏轼的书法艺术及书论被引量:1
《艺术广角》2007年第4期24-25,共2页李玉琨 
苏轼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首,平生嗜好笔墨,“性喜写字”,自称“行草尤工”,“其少年喜二王书,晚乃喜颜平原,故时有二家风气”。他博采众长,吸收颜真卿、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风格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
关键词:书法艺术 苏轼 书论 书法风格 《赤壁赋》 博采众长 继承传统 书法家 
试论《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18-19,112,共3页李玉琨 
本文探讨了颜真卿楷书代表作品《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 ,从用笔、结体、章法三个方面分析了该碑在书法艺术史上的进步 ,阐述其作为临摹范本的意义 。
关键词:端庄伟岸 雍容雄秀 浑厚圆劲 丰神饱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