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社区的互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筱萌[1] 王佳[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 [2]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出  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11期72-75,共4页

摘  要:尽管“社区”的概念对大众来说似乎还是个新词,但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社”、“区”一直作为地方基本行政单位所使用。早至“周礼》就记载:“二十五家为社”,“元史))记载:“县邑所属村疃,凡五十家立一社”。在西方,“社区”一词为伴侣或共同关系之意。希腊语中,社区是指友谊或团契(伙伴关系)。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使用Gemeinschaft一词于社会学,后来,美国人把Gemeinschaft翻译为英语的公社。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学家吴文澡先生在中国最先提出“社区”这个概念,并极力倡导中国本土的社区工作。

关 键 词:社区工作 学校 社会学家 社会生活 行政单位 伙伴关系 30年代 “社”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