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咸瑜[1]
出 处:《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67-70,共4页
摘 要:20世纪西方哲学告别传统形而上学,转向和重建生活世界,实质是因为作为人类生存根基的生活世界的丧失以及人作为主体之意义的遗忘。在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和意义转化中,人的生活世界之根和人作为主体之意义得到了某种重新显现和澄明。作为一种哲学观的转换,生活世界在马克思的视野中被理解为以实践为纽带,"知性"与"意义"相统一的属人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以实践的哲学观洞察了生活世界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与生活世界的激烈冲突和对抗性质,总体上确立了改造生活世界的理想性追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