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理论与马克思的哲学观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咸瑜[1]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社科部,副教授广州510006

出  处:《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67-70,共4页

摘  要:20世纪西方哲学告别传统形而上学,转向和重建生活世界,实质是因为作为人类生存根基的生活世界的丧失以及人作为主体之意义的遗忘。在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和意义转化中,人的生活世界之根和人作为主体之意义得到了某种重新显现和澄明。作为一种哲学观的转换,生活世界在马克思的视野中被理解为以实践为纽带,"知性"与"意义"相统一的属人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以实践的哲学观洞察了生活世界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与生活世界的激烈冲突和对抗性质,总体上确立了改造生活世界的理想性追求。

关 键 词:生活世界 胡塞尔 马克思 实践 哲学观 

分 类 号:B505[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