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咸瑜

作品数:17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主义哲学观马克思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市民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求实》《江汉论坛》《江西社会科学》《惠州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新模式——随堂演讲的设计与实践被引量:1
《高教论坛》2017年第5期45-48,共4页吴雪娟 陈咸瑜 
广州大学教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随堂演讲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所面临的课时少、内容多、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情况,教改小组创设随堂演讲教学以化解各种矛盾。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新模式能较好地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原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随堂演讲 教学设计 教学试验 
人文素质培育语境中的哲学教育
《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58-60,共3页陈咸瑜 
人文素质培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塑造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哲学教育不仅与人文素质培育在价值诉求上相一致,而且在内容与方法上也与其相衔接对应。哲学教育的过程乃是通过哲学自身本源性、终极性和反思性的思维特质,引领人们自觉开启对于...
关键词:哲学教育 人文素质 哲学观 人文精神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价值支撑与应有境界——从契约精神的视角看被引量:6
《求实》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陈咸瑜 
广州市社科联第八次(2009年)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契约精神:和谐社会建构的价值支撑及其限度"
契约精神自有着充分的存立理由与特定的生成机理。从当代中国现实看,契约精神所蕴涵的基本价值契合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内容与价值支撑力量。但是,契约精神既不能带来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真正和谐...
关键词:契约精神 和谐社会 价值支撑 应有境界 
关于价值一般与商品价值关系的教学问题被引量:1
《新西部(理论版)》2011年第Z1期208-208,共1页吴雪娟 陈咸瑜 廖新聪 
广州大学2011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整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与体系的逻辑研究"研究成果
本文认为现行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统编教材中价值一般与商品价值两概念的文字定义存在着不可通约的假象,造成一定的教学困惑。因此有必要修正教材中的价值一般定义,使价值一般与商品价值必须具有逻辑上的自洽性关系。还应...
关键词:教材 价值 商品价值 定义修正 
库恩的“范式”与理论创新被引量:6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14-17,共4页陈咸瑜 黄志凯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通过对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以"不可通约"的"范式"为核心概念的新的科学革命模式,描绘出了一幅基于范式及其变革的既区别于逻辑经验主义"逐步累积式",又不同于批判理性主义"...
关键词:范式 不可通约性 科学革命模式 理论创新 
生活世界理论与马克思的哲学观被引量:2
《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67-70,共4页陈咸瑜 
20世纪西方哲学告别传统形而上学,转向和重建生活世界,实质是因为作为人类生存根基的生活世界的丧失以及人作为主体之意义的遗忘。在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和意义转化中,人的生活世界之根和人作为主体之意...
关键词:生活世界 胡塞尔 马克思 实践 哲学观 
唯物史观创立的三个理论环节被引量:1
《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49-51,共3页陈咸瑜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历史思维的最伟大成果。从思想进路来看,人与市民社会、人与异化劳动、人与社会实践三对关系范畴循序递进,构成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三个理论环节。其中,在对人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思考中,马克思洞察了政治解放的历史限...
关键词:唯物史观 市民社会 异化劳动 社会实践 理论环节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文关怀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7-20,共4页陈咸瑜 黄志凯 
马克思继承了西方人本主义人文关怀的价值传统,又以深厚的历史感和现实的批判精神匡正了人本主义关于人的思考的理论迷失和现实缺憾,并使人文关怀内化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性向度。考察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文关怀向度,打开处于遮...
关键词:唯物史观 人文关怀 异化劳动 人性复归 
略论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三个维度
《求实》2004年第6期66-69,共4页陈咸瑜 
制度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前提下 ,发展和丰富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揭示了我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也为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提供了三个重...
关键词:“三个代表” 制度创新 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实践被引量:4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8-12,17,共6页陈咸瑜 
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为主旨的东方社会理论,其实质是马克思思考东方社会现代化道路问题的理论成果。东方社会理论把社会主义看作是能够同时解决东方社会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使东方社会走上现代化的现实性力...
关键词: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 社会主义 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