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本解读中“未读”现象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长潇[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00875

出  处:《当代传播》2008年第2期29-31,共3页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摘  要:电视所提供给受众的是视觉符号和声音符号有机结合而成的声画复合体,也就是电视节目,学理上称电视文本。电视文本是指由视觉语言、文字语言、有声语言等符号,根据一定的排列和组合原则而构成的一种具有丰富意义内容的符号系统。受众对这些符号关注、理解、记忆的过程就是电视文本的解读过程。然而,由于电视文本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个体特征的多样性,使受众在解读电视文本时会产生一些意义上的“流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受众对文本解读后的信息意义与传者表达意义之间往往产生重合、增加、减少、错位、空白、矛盾等情况。

关 键 词:文本解读 电视节目 现象分析 电视文本 声音符号 视觉符号 视觉语言 文字语言 

分 类 号:G222.3[文化科学] G633.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