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污海域营养物质形态及含量水平与浮游植物增殖竞争关系——Ⅰ.磷的效应  被引量:18

作  者:陈慈美[1] 包建军[1] 吴瑜端[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海洋系

出  处:《海洋环境科学》1990年第1期6-12,共7页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基  金:福建省科学基金

摘  要:本文采用实验室摸拟方法研究常量营养要素磷的不同存在形态、含量水平及其形态转化速率对三种藻类(海洋原甲藻、聚生角利藻、牟氏角毛藻)混合培养所引起的增殖竞争效应。结果表明,当活性磷能满足最大生长条件时,其相对生长量(N_i/N_)为聚生藻>牟氏藻>原甲藻(与μ_(max)值聚生藻为最大相一致);当活性磷降低到环境浮游植物生长限制水平时,相对生长为原甲藻>牟氏藻>聚生藻(与k_s值原甲藻为最小相一致)。这与某些海区所出现的硅藻大量繁殖过后产生鞭毛藻赤潮的现象相吻合。

关 键 词:海域 营养物质 含量 浮游植物  

分 类 号:X550.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