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瑜端

作品数:16被引量:21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海域浮游植物厦门西海域沉积物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环境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科学》《海洋通报》《环境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养殖污水对厦门西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效应被引量:6
《海洋通报》1994年第6期24-33,共10页陈慈美 张彩云 朱建军 吴瑜端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厦门西海域生态环境特征;限制性营养要素负荷承载能力;以及养殖污水排放、混合对海域浮游植物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养殖污水排放可导致海域营养过剩,浮游生态异常和结构变化;生成的大量有机聚集...
关键词:养殖污水 浮游植物 生态效应 厦门西港 藻类 
次生悬浮颗粒物与海域生命元素的内循环
《热带海洋》1994年第3期84-89,共6页吴瑜端 陈慈美 骆肖红 
重点讨论近岸海域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所诱发产生的次生悬浮颗粒物(S.P.M.)的产生机制,及其对近岸海域水体中生命元素(C.N.P.)的生物地球化学的行为、过程和内循环等诸环节的效应。该物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海域水体中的...
关键词:次生悬浮颗粒 海域 生命元素 污染 
开展预报研究 控制赤潮灾害被引量:2
《台湾海峡》1994年第2期209-211,共3页吴瑜端 
关键词:赤潮 灾害 控制 灾害预报 
河口港湾水体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式──厦门港石油烃有限水体迁移和风化混合模型被引量:4
《海洋学报》1994年第1期44-50,共7页张珞平 曾继业 吴瑜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将有限水体迁移模式与生物、化学降解模式相结合,讨论了受潮汐控制的河口、港湾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模式,并将模式应用于计算厦门港水体中石油烃含量的分布,其结果与现场调查基本吻合.
关键词:石油 风化 迁移 水体 污染物 河口 
厦门西海域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环境容量被引量:11
《海洋学报》1993年第3期43-48,共6页陈慈美 林月玲 陈于望 吴瑜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笔者近年来海域的现场观测和有关:(1)磷各种形态的含量;(2)不同形态之间的迁移、转化和贮藏;(3)再生、矿化的动力学过程的实验室模拟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得出的结果表明半封闭厦门港湾水体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水环境容量,主要...
关键词: 环境容量 生物地球化学 海域 
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被引量:150
《环境科学》1992年第4期70-75,共6页陈振金 陈春秀 刘用清 吴瑜端 杨孙楷 卢昌义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课题
本研究采用网格和系统分层法,在全省范围内布没123个典型剖面,获得福建省61种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结果发现,福建省15种稀土元素土壤背景值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与全国若干元素土壤背景值比较,福建省亲硫元素、亲铁元素背景值较高。福...
关键词:福建省 土壤元素 环境背景值 
沉积物二次污染对海域赤潮的影响被引量:6
《海洋通报》1991年第5期64-71,共8页陈慈美 林月玲 吴瑜端 
国家科学基金
模拟研究了厦门港海域纳污过程中,水体环境理化条件的变化引起污染沉积物中微量生物要素(Cu^(2+)、Mn^(2+)Cr^(3+))的释放以及所造成的生态效应。实验得出:(1)释放量与环境参数间的半定量关系;并根据浸取过程中元素在沉积物各地球化学...
关键词:沉积物 污染 红潮 海域 影响 
水体溶解无机氮对角毛藻胞内活性氮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
《台湾海峡》1991年第2期176-183,共8页黄丽东 吴瑜端 
本文研究了水体中不同形式溶解无机氮(NH_4^+,NO_3^-,NH_4^++NO_3^-)及其含量对牟氏角毛藻和钙质角毛藻胞内活性氮组分(NH_4^+,NO_3^-,AA,Pr,RNA及DNA)的影响。结果表明:角毛藻胞内无机氮储量的大小体现了水体中无机氮的营养水平;培养...
关键词: 角毛藻 细胞  水体 溶解 
纳污海域营养物质形态、含量与浮游植物增殖竞争关系——Ⅱ微量营养要素Cu^(2+)、Mn^(2+)、Fe^(3+)的效应被引量:9
《海洋环境科学》1990年第2期1-7,共7页陈慈美 包建军 吴瑜端 
省科学基金
探讨了海洋浮游植物微量营养要素Cu、Mn、Fe的含量、形态及其在介质中共存时对藻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和对浮游植物间的增殖竞争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海洋原甲藻、牟氏角毛藻和聚生角刺藻三藻种混合培养时,Mn^(2+)对牟氏藻有特殊刺激效应...
关键词:浮游植物 海域 微量元素 植物营养 
纳污海域营养物质形态及含量水平与浮游植物增殖竞争关系——Ⅰ.磷的效应被引量:18
《海洋环境科学》1990年第1期6-12,共7页陈慈美 包建军 吴瑜端 
福建省科学基金
本文采用实验室摸拟方法研究常量营养要素磷的不同存在形态、含量水平及其形态转化速率对三种藻类(海洋原甲藻、聚生角利藻、牟氏角毛藻)混合培养所引起的增殖竞争效应。结果表明,当活性磷能满足最大生长条件时,其相对生长量(N_i/N_)为...
关键词:海域 营养物质 含量 浮游植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