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瑞祥[1]
出 处:《肇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1-7,共7页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
摘 要:元好问在其《论诗三十首》中,通过对唐代诗人的评析,表现出对唐诗"初、盛、中、晚"分期的认识,是明人高所言唐诗"初、盛、中、晚"阶段论的先声与桥梁;在对这些唐代诗人的评析中,元好问不仅准确评价了具体诗人的特点与得失,还从整体上表明了唐诗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具有一种唐诗发展史的意义。这些对唐代诗歌的评价,充分展示了元好问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的独到眼光,以及博识、智慧的评价风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