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德性践履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悦[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

出  处:《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3期107-110,共4页Theory and Reform

摘  要:孟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孟子的德性思想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倡人们进行德性践履,获得德性。因此,德性践履的过程主要表现为道德主体进行内在的精神活动过程,即求的过程。求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存心养性和外在的德性践履。孟子的视野里,人不仅是践履的主体,而且还是践履的客体。人自身特别是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主体重要的践履对象。在把主体作为践履客体时,又把践履的重心集中在道德上,使践履与精神在德性塑造中统一起来了。由此可见,德性践履的过程就是通过道德教育展现道德主体原有的德性的过程。孟子的德性践履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关 键 词:孟子的德性践履 道德教育 

分 类 号:B82[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