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种质资源分布及经济价值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辛永萍 马勤[2] 

机构地区:[1]新疆天西局新源林场,新疆新源835803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陕西农业科学》2008年第3期85-87,121,共4页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摘  要: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楝科楝属乔木,原产我国中部。在中国已有逾20000的栽培历史,《山海经》有“成侯之山,其地多木。”宋代《国经本草》(公元11世纪)有椿木实,而叶香,可啖的记载,明代徐光启将其作为救饥植物载人《农政全书》。安徽省太和县的香椿更是国内外驰名,相传唐代用紫油椿作贡礼。山东省邹县的前、后瓦屋栽培香椿历史悠久,邹县县志也有(椿芽)“亦是邹县外贸出口传统商品之一”的记载。虽然香椿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但传统上是农户房前屋后零星栽植,管理粗放,缺少对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这一古老的特种蔬菜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革了落后的栽培方法,开始转向集约化、大面积、矮化密植及保护地栽培,建成一定面积的商品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 键 词:经济价值 香椿 资源分布 商品生产基地 栽培历史 种质 《农政全书》 技术改革 

分 类 号:S644.4[农业科学—蔬菜学] S567.19[农业科学—园艺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