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人”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廖明星 

机构地区:[1]湖北省襄樊内燃机车工厂

出  处:《工厂管理》1997年第8期15-16,共2页Factory Management

摘  要:“模拟法人”作为一种经营管理模式,它明确二级单位享有法人企业的地位,承担法人企业的责任,拥有法人企业的权利,获得法人企业的利益。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束缚,收到了“三分三大”的效果,即:二级单位分块经营,经营者的责任加大;企业内部分灶吃饭,压力传递的动能增大;生产、多经、生活服务分线搞活,利益关系的明晰度增大。总的看,职工是欢迎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是,由于新机制问世不久,加之外部的制约、观念的误导、利益的驱动、新旧体制的摩擦,目前尚存在种种矛盾,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当前“模拟法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当前效益,轻长远利益。当前,在实行“模拟法人”管理的企业中,短期行为比较盛行,“效益拿到手,一俊遮百丑”。加之企业资金短缺,正常投入严重不足,削弱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后劲。 (二)重市场开拓,轻营销策略。企业二级单位有了销售自主权,可以自行开辟市场,直接产销见面,打破了过去整个企业统一销售的格局,收到了增销促产的效果。但一些二级单位为了争夺用户,不惜损害整体利益,同室操戈,竞相压价,使销售利润下降。 (三)重采购的多渠道搞活,轻主渠道的集团优势。随着物资采购权的下放,二级单位有了采购自主权,方便了生产。

关 键 词:模拟法人 经营管理 宏观调控 企业 

分 类 号:F279.23[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