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核实验方法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明照[1] 戴赟[2] 张丽[1] 张松[1] 俞佩芳[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2]上海市七宝中学,201101

出  处:《生物学教学》2008年第8期40-41,共2页Biology Teaching

基  金: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学科教育类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摘  要: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受损伤后的一种产物,根据微核数量的多少可以来判定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动植物的损害状态。很多理化因子(如氯化锌)达到一定剂量或程度的时候都可以使生物细胞内产生微核。本工作采用沙培蚕豆,促进其发根。并用0.0074mol/L的氯化锌处理蚕豆根尖,染毒20小时,然后再用沙子恢复培养24小时,应用卡宝品红染液染色和制片。结果显示,此法对观察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关 键 词:蚕豆根尖 微核 生物细胞受损 实验方法 

分 类 号:G634.9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