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之文学活动构成理论商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国强[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年第9期142-144,共3页Modern Chinese

摘  要:在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理论界,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是影响力最大的著作,在师范类院校的中文系被广泛使用。该书吸收了解放后文艺理论教材编写的经验,融合中西文论的研究成果,体系庞大,博采众长,体现了面向新世纪的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新特点。对于该书中文学活动的性质和文学活动过程组成因素的编写问题,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文学理论教程》给文学活动进行性质定位时,是把文学活动放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范围中考察的,文学活动是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但从文学活动的详细过程来看的话,文学活动中有不占少数的一部分过程属于物质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另外,在对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消费等因素进行阐述时,《文学理论教程》也有些不足之处。

关 键 词:《文学理论教程》 文学活动 性质与过程 组成因素 

分 类 号:I0-4[文学—文学理论] I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