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洪波[1]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100089
出 处:《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5期273-287,共15页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摘 要:本文尝试将巴赫金"对话"理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主人公复杂深邃、矛盾动荡的思想性格特点所做的具有小说诗学意义的阐释,与《红楼梦》的人物分析相结合,以突破过去已成俗套的有关人物"典型形象"的阐释观念,更加深入地阐释出《红楼梦》在对"人"的心性探索方面所达到的空前丰富复杂的思想艺术水平与现代启示意义,并通过分析阐明:《红楼梦》中多元"人物"的丰富深奥的心性世界,与小说众多人物共同构成的深厚复杂的、整体性的"人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而又相互制约的、难以割裂的有机关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