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波

作品数:19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红楼梦叙述艺术《红楼梦评论》红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化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国际汉学》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燃我以火焰,润我以溪海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张洪波 
自1992年进入乐门跟随乐老师读硕士,读博士,学比较文学,教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三十余年弹指一挥间。今日“还顾所来径”,在经年的“与接为构”中,细味亲爱的老师沉淀于心灵中的形象与意义,深深感到乐师所给予我们的,是一种鲜明又丰...
关键词:兼容并包 润物无声 比较文学 另一面 老师 
论邢岫烟之风骨
《红楼梦学刊》2021年第3期250-258,共9页张洪波 郭晨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红楼梦》人性观念之现代新意辨析”(项目编号:2021JJ027)阶段性成果
红楼女儿中出身寒素、境遇困窘的邢岫烟,以其温厚雅重、沉静平和、淡定超然的独特风骨,形成一帧出人意表、别具一格的人性风景,是红楼群芳谱中独具魅力的存在。邢岫烟形象的塑造,是《红楼梦》作者在人性认识与刻画方面独具只眼的崭新笔...
关键词:邢岫烟 风骨 红楼梦 
当代西方中国文学史中的古代小说叙述——对《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与《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被引量:3
《国际汉学》2019年第2期142-147,206,共7页张洪波 魏崇新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与《剑桥中国文学史》是当今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其中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叙述反映了西方汉学界的新成果与新视野。本文梳理了中国古代小说知识体系在两部文学史中的呈现状态,分析了两书对中国古代小说...
关键词:《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剑桥中国文学史》 西方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小说 
《红楼梦》中“作者”的隐显策略及其叙述学意义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期66-72,共7页张洪波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JDWYB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结合中国叙述传统中"知人论世"之认知智慧与西方叙述学中"隐含作者"理论,来分析《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作品中的隐显策略,指出曹雪芹通过在《红楼梦》中的"多种叙述分身"与"多重叙述分层"之精妙设计,有意识地将"作者"之叙述权力有...
关键词:曹雪芹 红楼梦 隐含作者 真实作者 
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红楼梦》叙述艺术新意辨析被引量:2
《红楼梦学刊》2018年第3期119-130,共12页张洪波 
2013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外文化交流语境中的<红楼梦>当代阐释"(项目编号:13JDWYB009)阶段性成果
鲁迅概括《红楼梦》叙述艺术成就的经典赞语"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之说,久为学界引用,但有待深入阐释。本文从《红楼梦》作者有关"写实"创意的正面表述、《红楼梦》作品中打破陈套的"写实"新意示例与《红楼梦》"写实"创意之小说史、文学...
关键词:写实 新鲜 《红楼梦》 
论王国维运用叔本华哲学阐释《红楼梦》的适用性——兼及钱钟书对《红楼梦评论》的批评被引量:1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48-51,70,共5页于丰志 张洪波 
在对比《红楼梦评论》里的悲剧思想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和悲剧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本文对于钱钟书关于《红楼梦评论》的相关批评提出质疑,试图论证王国维对叔本华的悲剧理论的阐释准确而全面,肯定了王国维运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研究红...
关键词:《红楼梦评论》 意志哲学 叔本华 王国维 钱钟书 
着力传达“故事”背后的“深层内容”——《聊斋志异》闵福德译本的一个特点被引量:4
《中国文化研究》2016年第1期101-106,共6页张洪波 王春强 
本论文对被列入"企鹅经典丛书"的《聊斋志异》闵福德新译本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从译本中《导言》与译者笔记的解读入手,以翟理斯译本为参照,分析指出闵译本最鲜明的特点,在于突破英语世界以往视《聊斋》为"奇异"鬼怪故事的娱乐消遣赏析视...
关键词:聊斋志异 闵福德译本 孤愤之书 
《红楼梦》中的叙述时间问题被引量:5
《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5期320-335,共16页张洪波 
本文从探讨西方叙述学理论应用于《红楼梦》叙述时间理解方面的隔膜与困难入手,指出西方叙述传统中的线性时间观与因果律情节观与《红楼梦》的缀段性叙事特征不相符合,因而难以准确到位地阐释《红楼梦》复杂精深而富有中国特色的时间叙...
关键词:红楼梦 叙述时间 线性叙事 缀段性叙事 
比较诗学视野下的《红楼梦》“人物·人情”观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5期273-287,共15页张洪波 
本文尝试将巴赫金"对话"理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主人公复杂深邃、矛盾动荡的思想性格特点所做的具有小说诗学意义的阐释,与《红楼梦》的人物分析相结合,以突破过去已成俗套的有关人物"典型形象"的阐释观念,更加深入地阐释出《红楼梦...
关键词:《红楼梦》 人物 人情 对话理论 
《红楼梦》中叙述距离的构设及其反讽意味被引量:8
《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5期162-175,共14页张洪波 
本文逐层分析了《红楼梦》在“现实作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编辑者”与“叙述者”之间、叙述者的石/玉二重身份之间、叙述者与主人公之间、各叙述人物之间、叙述人物的表面言行与其真实内心之间所构设的多重叙述距离及其间所蕴含...
关键词:红楼梦 叙述距离 叙述张力 反讽意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