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审美症结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卞秋华[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中文系

出  处:《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年第11期14-16,共3页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之阶段性成果(05SJB750004)

摘  要:“十七年”儿童文学在相关的文学史研究中总是处于被漠视和忽略的地位。影响其美学品格的主要症结,就在于其时大力张扬的“教育工具论”对审美性(儿童性和文学性)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压制甚至排斥,而导致此一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特定的时代语境外,还要归结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某种先天性“机制缺陷”。

关 键 词:“十七年” 儿童文学 审美 症结 

分 类 号:I207.8[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