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墙上的斑点——意识流小说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邵敏[1] 

机构地区:[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出  处:《科教文汇》2008年第33期237-237,共1页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摘  要: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墙上的斑点》中人物以墙上的斑点展开意识之翼,利用视角转换、时空处理,内心独白等技巧为人们勾画出精美的意识图案。这部意识流小说遵循由表及里、由微观到宏观的创作原则,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它大胆地摆脱了钟表时间和物理时间对文学作品的制约,组建了新的时空秩序,出现了过去、现在、未来大跨度的跳跃。人物的心理、思绪的飘忽变换、情节段落的交叉拼接,现实情景、感觉印象以及回忆、向往的交叠,象征性意象以及非理性的心理独白的多重展示,使叙事显得扑朔迷离,而这一艺术效果对当代文学创作以及电影电视创作的艺术构思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关 键 词:意识流 结构主义 非理性心理 审美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