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晏杰雄[1]
出 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44-146,共3页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文学思潮与审美意识形态"(99BZW006);中国作家协会国家重点作品扶持工程项目"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近三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摘 要:在1985年那个火爆的“方法年”,钱理群等三人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倡导用一种整体思维去打通近、现、当代三个时期的文学史。这一概念提出一种崭新的治史思路,立即在学界引起广泛而热烈的反响,随后作为呼应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重写文学史”等命题相继出台,形成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奇怪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倡导的热度不减,却似乎没有产生一部真正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