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常安[1] 张爱茜[1] 蔺远[1] 尹大强[2] 王连生[1]
机构地区:[1]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3 [2]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出 处:《科学通报》2009年第2期161-170,共10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777035;2037702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AA06Z416;2006AA06Z424)资助项目
摘 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独特的非单调剂量-效应曲线,无法简单地以半数影响(致死)剂量(浓度)这一单一数值指标来表征其生物活性,如何处理非单调剂量-效应曲线下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是目前环境科学乃至生命科学一个充满挑战的未知领域.研究发现,双酚A等9种酚类化合物影响鲫鱼体外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实验呈现特殊倒U型非单调剂量-效应关系,为探索其可能的生化机制,同源模建了芳烃受体配体结合区的结构,通过分子对接分别模拟分析了这9种酚类化合物和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甲状腺素受体、一种芳烃受体相似蛋白、模建芳烃受体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的结合能以及作用模式,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计算了酚类化合物的分子描述符,分别建立了低剂量和高剂量范围内化合物性质与决定性生物活性指标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发现非单调剂量效应曲线的形成源于高低剂量效应机制的差异,在低剂量时雌激素受体的介导起主要作用,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而在高剂量时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急性毒性机制,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增殖,不同的剂量范围分别由不同的毒理学机制占主导地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