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庭[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群文天地》2009年第1期67-67,共1页
摘 要:《太上感应篇》又称《太上老君感应篇》,简称《感应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作者不详。《宋史·艺文志》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正统道藏》太清部收《太上感应篇》30卷,题为“李昌龄传,郑清之赞”。其产生时间大约在北宋初年,到南宋理宗(1225—1264年)时已有刊本流传于世。此书篇幅不大,全篇字数约一千二百多,系吸取《抱朴子》《易内戒》《东松子经》等道教经书部分内容为素材,以开篇十六字:“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全篇总纲。书中列举了二卜余条善行,一百多条恶行作为人的行为标准,主张行善积德,可以得福长寿,当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以实现由人到神仙的质的飞跃,即得到永恒生命和福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