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家栋[1,2]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 [2]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湘潭411201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之一(湘教通[2004]284号)
摘 要:何剑丽、黄大祥二位先生在《敦煌文献词语辨释》一文中辨释了九则语词,其在语词考辨释义上不乏精当之论,如对"谈许"、"当情/辟情"等语词的辨释。但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辨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今不揣浅陋,结合敦煌写本原卷影印资料,运用训诂学、音韵学及汉语俗字研究的新成果,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辨正了《辨释》一文中"心点点"、"剸缚"、"该论/口该"及"抛敲/抛直/抛抶"四则释义。在汉语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地识读文献,选择最好的善本。就敦煌文献来说,从事研究一定要核对原有写卷,要对敦煌写卷有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特别是做敦煌文献语言文字学研究。黄征先生在《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要论》中提出了研究敦煌语言文字学十条必须注意的方面,即:1.必须具备深厚扎实的训诂学根底:2.必须具备俗语言文字材料的考证能力;3.必须注意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的互相证发;4.必须精通敦煌写本的书写、校勘符号系统;5.必须大量阅读敦煌写本原卷真迹资料:6.必须熟悉所涉敦煌文献的基本内容;7.必须掌握敦煌文献资料的目录检索;8.必须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9.不得妄改敦煌卷子原文;10.不得臆测文意随便发挥。这些方面当为我们从事敦煌文献语言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原则,然《辨释》一文或多或少远离了上述原则。因此,我们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运用前人汉语俗字研究的成果,试着从传统训诂学、汉语音韵学以及汉语词汇学理论角度出发,对《辨释》中的几则词语考释予以辨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