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效的心理学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海燕[1] 张喜梅[1] 

机构地区:[1]石家庄学院,河北050035

出  处:《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3期122-123,共2页China Adult Education

摘  要:隐性课程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实现对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引导、陶冶、激励和规范作用。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从物质形态、教师的主体行为形象、学生的同辈交往活动以及在文化互动中形成的班风、校风等方面,对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效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关 键 词:隐性课程 德育功效 心理分析 

分 类 号:G410[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