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淑蕾[1]
出 处:《学问》2009年第2期228-229,共2页
摘 要:戈尔丁的《蝇王》描写了人在失去约束时所表现出来的本性恶以及人性中潜在的善与恶的斗争。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戈尔丁倾向于“人性恶”的观点,《蝇王》的写作主题便是人性恶。戈尔丁用他所塑造的人物描绘了纯洁人性的丧失。戈尔丁之所以揭示人性中的恶其实目的在于唤醒人心中的善,是借写恶来宣扬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