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晓红[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学院
出 处:《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43-46,共4页
摘 要: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因素。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唤。目前,教育界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正是教育对时代呼唤的回应。本文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心理教育问题谈些认识。 心理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以保证能成为邓小平所提出的“四有新人”。具体说来,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这两者是互相联系的,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必然会使人心理健康,而维护心理健康是发展素质的前提条件。
关 键 词:大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 人际能力 素质教育 完善人格 知识经济时代 学习能力 “四有新人” 意志力 创新能力
分 类 号:B844.2[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