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庆芳[1]
机构地区:[1]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出 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22-124,共3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界出现的"文化转向"思潮,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翻译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文化研究关注的是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制度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翻译实践的。本文认为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制度都是通过生活其中并受其影响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来在译文中的。翻译研究的重心也逐渐从原文至上转向译文。翻译作为一个过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的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也得到更多的关怀。笔者将译者的主体性置于文化语境视阈,分析文化语境与译者主体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拟从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文本的择取"、"翻译目的的确立"、"翻译策略的选用"和"译者思想意识形态"等几个方面说明特定文化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在严复译本《天演论》中的显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