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荣誉论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宇文利[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理论学刊》2009年第5期21-25,共5页Theory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展研究"(项目编号:06JJD710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亚里士多德认为,荣誉是德性的外化,是最大的外在善。尽管人们在给予荣誉或追求荣誉上存在差别,但最高尚的荣誉是在为共同事业作奉献中获得的。人们获取荣誉要讲求"适度",只有"大度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荣誉。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由亚里士多德的荣誉论中获取诸多启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定位于培育公民的荣誉德性;必须注重培养人们对荣辱的理性认知和合理态度;必须尊重实践逻辑,观照具体对象与生活细节。

关 键 词:亚里士多德 荣誉论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分 类 号:B502.233[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G4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